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

我們念三年為什麼沒有成就?

節錄自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十五集

        鍋漏匠給我們做最好的例子,三年成就。我們念三年為什麼沒有成就?這一定要想想,多想想。他的成就是他一無所有,他沒有牽掛;我們的成就所以慢,我們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。我們有自私自利,有名聞利養,有五欲六塵的享受,鍋漏匠什麼都沒有。所以他對於我們這些名利、欲望這個心,他是死掉了、死斷了,所以他很容易一心專注,一向專念他很容易做到。也就是說,他修行一點障礙都沒有,我們修行障礙重重。你看現在人,哪個人不用手機?手機就是最嚴重的障礙。佛念不好,才念幾句,手機響了,念佛中斷了。幾個人能把手機放下?不要說放下別的,單單說放下這一個就難了。這個功夫成片,哪一年才能得到?這科學技術,它來幹什麼?它來障礙你念佛的。那是什麼?那魔,你還挺喜歡它,它讓你在這一生不能成就,讓你繼續搞生死輪迴,它的手段可多了。所以這世間種種誘惑、名聞利養,真能放下就叫大丈夫,這一生有成功的指望。所以,持名頓中之頓也。「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,判本經為頓極頓速、圓融圓滿之教。」這是中國的大德、日本的大德、韓國的大德,都遵從善導大師之說。大概這些人都是善導的學生,都是唐朝時候到中國來留學,所以老師這個說法,他們都接受,他們都贊同,都用老師的講法。

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

佛號念得再多沒用。

節錄自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十四集

        這是彌陀的大願,普度眾生之道,這個道是方法。信願持名是方法,幫助你到達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幫助你一生成佛。也就是說,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遍法界虛空界辦的一所佛教大學。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幹什麼的?是成佛的。為什麼要成佛?是為了要度眾生。如果沒有度眾生的心,極樂世界去不了,佛號念得再多沒用,古人講的,喊破喉嚨也枉然。為什麼?沒有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麼?菩提心就是度眾生的心,捨己為人的心,全心全意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心,這是菩提心。這個裡頭不夾一絲毫自己的意思在裡頭,夾自己一絲毫的意思,就全部都破壞了,那一點私心就是毒藥。故為菩薩藏攝。這個經在三藏、二藏裡頭,三藏屬於經藏,二藏屬於菩薩藏,這就是它歸到哪一類我們先要曉得。

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

有好老師講解也得不到利益。

節錄自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十三集

        當我們了解,這些大菩薩們統統都是念佛往生成就的,我們才特別留意淨宗,對淨宗的典籍就認真去看了,這個關係很大。因為過去對它懷疑,你就看不懂,人家跟你講你也聽不懂,疑是障礙。這個疑斷掉了,障礙撤消了,聽得就有興趣。所以我們讀誦大乘,能不能得利益,關於心態很重要。真正相信,有恭敬心、有真誠心,你能得到法益,讀經、聽經都有法喜;如果懷疑,沒有堅定的信心,沒有恭敬心,隨隨便便的,這得不到利益,有好老師講解也得不到利益。這個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自己有經驗,對這部經沒興趣,老師雖然講這部經,我們每天也聽,不感興趣;如果喜歡這個經,跟這個經有緣,聽得津津有味,愈聽愈歡喜。所以,你能得多少,你能成就多少,於你的心態有密切關係。然後再一想,世出世間法哪一法不如是。佛為什麼得到廣大群眾的尊敬?九界眾生,佛用真心,不用妄心,真心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真心清淨平等,大家都歡喜。凡夫用心不一樣,喜歡這個、討厭那個,喜歡就很喜歡,討厭那個就怨恨。這是什麼?心不平,不是清淨心、不是平等心待人處世,所以這個效果就很差了。

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

幾個人作夢也在念佛?

節錄自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十二集

        極樂世界眾生,阿彌陀佛慈悲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。為什麼能真正得到三不退?實在說,就是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過。我們這個世間有中斷,睡覺中斷了,吃飯中斷了,課堂有上課、下課,下課中斷了。中斷的時間長,一天二十四個小時,中斷時間長,進修的時間短,這是在這個地方修學不容易成就主要的因素。現在這些科學技術很發達,我們利用這些工具來補助我們,佛號二十四小時不斷的播放,提醒我們。可是我們自己有業障,昏沉的時候依舊中斷,佛號雖然聽了,聽而不聞。昏沉重了,睡著,作夢了,夢裡頭也胡思亂想。幾個人作夢也在念佛?沒聽說,所以作夢的時候斷了。這裡必須要記住,修學的環境可以說極樂世界是第一殊勝。阿彌陀佛大恩大德無比殊勝的,就是幫助我們換了身體,把這個肉身(血肉之身)放下,得到法性身,居住的環境法性土,這就方便了。我們這邊所有一切障礙,在極樂世界全沒有,所以容易成就。沒有障難,聽經聞法沒有中斷的時候。

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

我們真求往生什麼時候去?

節錄自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十一集

        「行謂:從願起行,一向專念,無有間斷」。我們今天有信、有願,可是念佛有間斷,這是要特別提醒的,決定不能間斷。我們真求往生什麼時候去?現在就去,愈早愈好,早往生一天早少受一天罪,要有這種心,這個心叫懇切。留在此地是有特別的緣分,誰叫我們留?佛叫我們留,我們就留;佛叫我們去,我們就去。我們要把這樁事情委託給阿彌陀佛,自己再不放在心上,心上就是一心求生。「以上三事,號為資糧,資糧欠缺,便難前進」。資糧這句話,古時候出外旅行,資是財物,就帶一點錢,還得帶一點糧食,為什麼?古時候沒有旅館。我們在抗戰期間逃難,身上要帶一袋米,那個米是用布做一個圓筒,長長圓筒,裝進去之後打個結就背在身上。那帶一袋米,一袋米可以吃好幾天,帶一點錢,這叫資糧,你才能出去旅行。現在人方便,到處有飯店,到處有旅館,就不要帶,只要帶錢就行了。從前的錢挺重,你看銅板、銀元,帶銀子;現在人帶紙鈔,紙鈔輕。所以叫資糧,沒有帶資糧,就很難往前進,這路怎麼走法?「信願行三,缺一不可」,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必須具備的條件,三個條件少一個也不能去。「如鼎三足,缺一便傾」,鼎是三個足,少一個它就倒了。「缺足之鼎,是名非器」,少一個,他決定不能往生。